Book |
大甲溪 : 帶電奔流 |
謝東華;曾秀英; 林淳華 |
2000[民89] |
1010 113-1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淸儒名著述評 |
鄭吉雄 |
2001[民90] |
1010 047-5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集 |
黃智慧; 郭佩宜; 林美容 |
民97[2008] |
1250 001-101 |
人類系 |
Book |
知識份子與二十一世紀 = Intellectuals and the 21st century |
國立臺灣大學. 共同敎育委員會 |
民91[2002] |
1030 028-25 2002 |
歷史系 |
Book |
重返桃花源 : 第一屆南投縣駐縣作家作品集 |
陳若曦1938- |
民90[2001] |
1020 030-7 2001 |
外文系 |
Book |
臺北人 = Taipei people |
白先勇1937-;葉佩霞 (YasinPatia E.M.); YasinPatia E.M. |
2000. |
1020 005-21 |
外文系 |
Book |
戲曲批評槪念史考論 |
李惠綿 |
民91[2002] |
1010 013-4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希臘哲學趣談 |
鄔昆如 |
民82[1993] |
1040 041-27 1993 |
哲學系 |
Book |
前夏之象 = L'éléphant de l'été dernier |
周丹穎 |
2003[民92] |
1010 114-1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聽天使唱歌 |
許佑生 |
2002[民91] |
1010 120-1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自信與自知 |
彭歌 |
民80[1991] |
1060 015-4 |
圖資系 |
Book |
讀書與行路 |
彭歌 |
民79[1990] |
1060 015-17 |
圖資系 |
Book |
從香檳來的 |
彭歌 |
民80[1991] |
1060 015-44 |
圖資系 |
Book |
一夜鄉心 |
彭歌 |
民77[1988] |
1060 015-1 1988 |
圖資系 |
Book |
筆之會 |
彭歌 |
民67[1978] |
1060 015-14 |
圖資系 |
Book |
祝善集 |
彭歌 |
民62[1973] |
1060 015-29 1973 |
圖資系 |
Book |
暢銷書 |
彭歌 |
民66[1977] |
1060 015-15 |
圖資系 |
Book |
取者和予者 |
彭歌 |
民75[1986] |
1060 015-5 |
圖資系 |
Book |
青年的心聲 |
彭歌 |
民70[1981] |
1060 015-6 |
圖資系 |
Book |
書中滋味 |
彭歌 |
民64[1975] |
1060 015-8 |
圖資系 |
Book |
書的光華 |
彭歌 |
民80[1991] |
1060 015-9 |
圖資系 |
Book |
穿过大半个舞台献给你 : 于人瑞原创戏剧 |
于人瑞 |
2015. |
1020 001-34 |
外文系 |
Book |
Modern word glossary |
Sit, Frank, author. |
2012. |
1020 161-1 |
外文系 |
Book |
臺灣儒學與書院的藏書 : 以清代方志為中心 |
林慶弧 |
2015. |
1260 001-5 |
圖資系 |
Book |
敵我之間 : 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3 |
呂世浩. |
2015. |
1230 098-1 v.3 |
歷史系 |
Book |
情感與制度 : 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 =. Emotions and institutions ; the bond between mothers and sons in Wei-jin China |
鄭雅如〔歷史〕 |
民90[2001] |
1030 035-1 |
歷史系 |
Book |
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 = Language contact and the phonological changes in north Min |
黃金文 |
民90[2001] |
1210 026-1 |
中文系 |
Book |
德國史家朵伊森(J.G.Droysen)的歷史思想與現實意識 : 以希臘化時代史為硏究對象 = The historical thought and presentism of J.G. droysen ; an analysis of his 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 |
陳致宏〔歷史〕 |
民91[2002] |
1020 029-1 2002 |
外文系 |
Book |
在「盜區」與「政區」之間 : 明代閩粤贛湘交界的秩序變動與地方行政演化 =. Disturbing between the 'brigand region' and 'administration district' ;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order and local aministration on the border region of fujian, guangdong, jiangxi and hunan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|
唐立宗 |
民91[2002] |
1230 017-1 |
歷史系 |
Book |
慧遠、僧肇聖人學硏究 = A study on the sage theory of Seng-chao and Hui-yuan |
盧桂珍1965- |
民91[2002] |
1210 033-1 |
中文系 |
Book |
上癮五百年 |
Courtwright, David T., 1952-;薛絢 |
民91[2002] |
1020 079-5 |
外文系 |
Book |
乳房聖經 |
Love, Susan M.;林塞 (LindsayKarenL.); LindsayKaren L.; 楊雅婷; 郭雅君 |
2002[民91] |
1010 126-1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 |
吳守禮 |
民90[2001] |
1000 002-1 v.1-2 |
文學院 |
Book |
明萬曆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|
吳守禮 |
民90[2001] |
1000 002-1 v.3 |
文學院 |
Book |
淸順治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|
吳守禮 |
民90[2001] |
1000 002-1 v.6 |
文學院 |
Book |
淸光緖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|
吳守禮 |
民90[2001] |
1000 002-1 v.8 |
文學院 |
Book |
在百貨公司遇見狼 |
張小虹1961- |
2002[民91] |
1020 025-1 |
外文系 |
Book |
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|
顧燕翎; 林芳玫 |
2000[民89] |
1020 136-2 |
外文系 |
Book |
十分精采 : 名家談如何學英語 |
趙麗蓮教授文教基金會 |
2008[民97] |
1020 007-16 2008 |
外文系 |
Book |
蘇軾硏究史 |
曾棗莊 |
2001. |
1210 041-6 |
中文系 |
Book |
千萬別對躁鬱症的人說加油! : 一個漫畫家的躁鬱症體驗日記 |
田仲實留;王立言 |
2008[民97] |
1070 010-2 |
日文系 |
Book |
Absence of binary opposition = yin yang que |
Yu, Janice J. |
c2008. |
1020 001-18 |
外文系 |
Book |
從A到A+ : 向上提升,或向下沉淪?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 |
Collins, James C. 1958- (James Charles),;齊若蘭 |
2002[民91] |
1020 038-2 |
外文系 |
Book |
朱鴒書 |
李永平1947- |
2015. |
1020 018-9 |
外文系 |
Book |
盲目 |
Saramago, José;彭玲嫻 |
2002[民91] |
1020 118-5 |
外文系 |
Book |
漢字圈における日本語敎育の史的硏究 |
何瑞籐 |
2002. |
1070 009-1 |
日文系 |
Book |
Spirit calling : five stories of Taiwan |
Chen, Hsiu-mei. |
1962. |
1020 030-27 |
外文系 |
Book |
晚鳴軒的詩詞芬芳 |
葉慶炳1927-1993. |
民91[2002] |
1010 043-6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大觀紅樓. |
歐麗娟. |
2015. |
1010 082-7 |
中國文學系 |
Book |
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. |
李隆獻 |
2015. |
1010 066-3 |
中國文學系 |